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美操 >> 竞技健美操 >> 竞技健美操A组动力性力量难度动作发展与训练研究

竞技健美操A组动力性力量难度动作发展与训练研究

2017-06-07 14:06:00   

  本文来源:日博最新网址所收投稿

竞技健美操A组动力性力量难度动作发展趋势与专项训练研究

殷跃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学院,222000 )

[摘要]旨在通过对历年的五本健美操规则的研究来发现动力性力量的发展趋势,从而对我国竞技健美操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进一步促进健美操运动中动力性力量的发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历年的FIG规则进行研究,并用EXCEL的统计方法来统计数据,比较分析出其中的差异,从而得出结论与建议,为健美操运动员和教练员从事专项训练提供一点思路。

[关键词] 竞技健美操 动力性力量 发展趋势 专项训练

Analyses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the special training of difficult movement in dynamic strength group A in competitive aerobics

Yinyue

(The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Lianyungang Normal College,222000)

Abstract:To fi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dynamic strength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e five Aerobics Rules ,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mpetitive aerobics, and promot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dynamic strength . This paper mainly uses literature method to study the rules of the FIG, and uses the statistical method of EXCEL , compare and analysis their differences, thus get the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and offer some ideas of special training for the Aerobics athletes and coaches.

Keywords:Competitive Aerobics Dynamic strength development trend special training

作者简介:殷跃(1989-),男(汉族),安徽安庆人。助教,主要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和体育人文方面研究。TEL:18360532347 Email:yinyue89@qq.com

  前言

  竞技健美操源于大众健身健美操,却与大众健美操有着很大的区别。大众健身操顾名思义,就是针对广大群众进行健身,从而保持身体健康而存在并发展的,而竞技健美操则旨在不断挑战人类的运动和生理极限。一套竞技健美操动作是由操化动作、难度动作以及托举与配合,通过复杂多样的过渡与连接动作组合而成。[1]它的魅力在于完成动作难度和力量的完美结合上。随着国际健美操联合会(IAF)、世界健美操冠军联合会(ANAC)、国际体操联合会(FIG)三大国际组织的成立以及各种级别竞技健美操竞赛的组织,促使健美操在开展的短短二十几年里就得到了异常迅猛的发展和普及。加上对竞赛规则每四年一次的更换、修改、补充和完善,促使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朝着更高、更难、更稳定的方向发展着。依据田麦久教授的项群理论对各种运动项目的分类,竞技健美操隶属于技能主导项群中的难美类体育竞赛项目,“难"主要是体现在难度动作的技术表达和完成上面,只有很好的完成动作才能体现出竞技健美操“美”的的特质[2]。正是因为竞技健美操这个“难美”的特点才使它区别于大众健身操以及艺术体操而成为独立的一个竞赛项目。近年来各大健美操国际组织也在为健美操进入奥运会的比赛项目而积极努力着。本文通过对1997年至2016年FIG相继颁布的四本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的查阅和对比,选取竞技健美操四组难度动作中动力性力量的发展和变化为关注点,来浅析竞技健美操动力性难度动作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1997年到2016年的四本国际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的比较与分析,探究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中的A组动力性力量的发展趋势及教学和训练中的对策,为学校健美操训练队的日常训练提供帮助。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1997~2000年FIG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2001~2004年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2005~2008年FIG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2009~2012年FIG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和2013-2016年竞技健美操规则的五个版本中规定的难度动作进行研究。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健美操规则相关方面学术论文,对国际体操联合会出版竞技健美操5个版本的规则进行统计研究;

  比较分析法:对上述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的5个版本中对A组动力性力量的规定进行相互之间的分析比较;

  数据统计法:运用Excel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竞技健美操动力性难度动作的发展变化

  2.1.1 竞技健美操动力性难度动作数量与分值的变化

  我们对1997-2000年、2001-2004年、2005-2008年、2009-2012年以及2013-2016年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中A组动力性难度动作的分值与数量进行了统计,见(如表1)。

表1 1997-2016年国际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关于动力性力量难度动作数量与分值统计[3]

  从表1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1997年版和2001年版的动力性难度动作大多集中于0.1和0.6之间,0.8分值以上的难度动作几乎没有,与1997年版相比,2001年版竞赛规则在0.1与0.3分值之间的难度动作数量有很大的减少,然后0.4分值以上的难度动作数量有成倍的增加,且首次增加了4个0.8的最高分值难度动作。这表明国际竞技健美操动力性力量难度动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在FIG制定的健美操竞赛规则中得到了体现,这也引导了广大健美操运动员与教练员对高分值难度动作训练方法的专研和运用,同时更进一步阐明了竞技健美操的“难美”特质。第二,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2005年版到2012年版的难度动作数量变化越来越小,基本趋于平衡稳定状态。但同时都在最高分值上有所突破,都达到了1.0的最高分值,即低难度动作数量有所降低,高难度动作数量有所增加,但同时0.8高分值以上的难度动作数量仍然较少,可以预见后来的规则版本肯定会在这些高分值难度动作上有一定的发展。同时表明了国际健美操组织为了追求完美动作的完成质量而降低数量的要求,促使动作向高难化的方向发展。这意味着将来的难度动作将会以更新、更难以及更高的要求出现在竞技健美操的舞台上。

  2.1.2 国际竞技健美操动力性力量难度动作数量变化趋势图

  上图的曲线图更加形象地给我们展示了1997-2016年国际竞技健美操动力性力量动作两个分值段(0.1-0.5和0.6-1.0)的线性变化。我们由表二可以看出,在1997年到2016年的十几年中,分值处于0.1至0.5之间的动力性动作数量大体呈下降趋势,到2009年版本动作数量趋向平稳且在2013版的规则中有了缓慢增加的势头;而分值在0.6到1.0之间的动作数量恰好相反,从2005年版本以后呈平稳增加趋势。两个分值段曲线间距在历年版本的走势逐渐缩小,并在2009-2012年间之间动作数量出现最小,到2013版本规则后两个分值段的难度动作数量都呈现缓慢增加趋势,以几乎平行的态势发展着。由此得出结论:竞技健美操的动作难度逐渐增大,动作数量和分值趋向合理化,动作质量逐渐提高。鉴于人体的运动极限和生理极限因素,竞赛规则对于动力性力量动作的数量要求逐渐趋于平稳增长趋势,而难度动作的完成质量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上图显示2013年以后两个分值段的曲线在交叉以后走势趋于平缓和稳定,以平行线的态势缓慢发展着。因此我们可以推测未来的竞技健美操动力性难度动作在数量和分值上都不会有太大的变更,但0.6到1.0这样的高分值段动力性难度动作仍然会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具体体现在动作难度、完成质量以及与整套操化的完美配合上。

  2.1.3 竞技健美操动力性难度动作分类的变化

表2 1997-2012年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中难度动作的分类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发展,规则对难度动作的分组更加精确,更加科学化。较之1997-2000年版本的动作分组,以后版本的动作分组更加清晰化;2001-2004年版本的划分没有动力和静力之分,而直接将俯卧撑、倒地、旋腿与分切分为一类,支撑与水平分为另一类,使A类与B类两大类难度分组相对于动力性力量与静力性力量的划分显得很模糊,没有动力性与静力性的区别,但2005年版本解决了这个弊端,对难度分类给了科学的界定。从2005版规则到2013版规则对难度动作的划分都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态势,没有了任何变化。

  从规则中可得知,2005年版规则增加了很大一部分中高分值的难度动作,虽然在以往的基础上数量有所减少,但难度值被大大提高了。如俯撑转体腾空360度成俯撑动作,由原来0.5的分值提高到0.8。也有些难度动作分值被降低了,如无支撑依柳辛动作就由原来的0.6降到0.4。因此可以看出,规则在难度分值方面的变化越来越合理,越来越突出竞技健美操独一无二的难美特色。

  2005年版本的规则首次提出了“难度组合”这个新名词,以难度动作托马斯全旋为例子具体说明A组动力性力量的发展变化。托马斯全旋是竞技健美操里的一个0.6分值的动力性难度动作,它是源于体操鞍马上的托马斯全旋难度动作。它单独出现在竞技健美操比赛中分值并不是很高,主要是用于一些难度组合上,比如托马斯全旋一周接后举腿静力文森,就是0.9的分值了。在2005-2008版规则提出的“难度组合”加分政策之后,托马斯全旋在比赛中一般是用于提臀腾起180度再接托马斯全旋成文森,这就是难度组合,可以有0.1的加分。在2009版规则中又规定,托马斯必须是用双手起始,从难易程度上来看双手起比单手难度要大得多。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国际竞技健美操越来越注重难度的高巧和完成质量。

  世界在变,人类自身能力在变,对动作的难度要求也在变化,变化始终在变化。我们完全可以推测到几年后在世界竞技健美操舞台上会出现更高级更惊心动魄更多超越人类极限的难度动作。规则里针对难度数量、难度分值、以及难度组合、难度技术的改变和调整也说明了对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9]所有竞技类的项目都是在训练和比赛中不断挑战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极限,竞技健美操也不例外。在规定的1分45秒钟内完成地面、地上和空间三个维度的包括操化和难度动作在内的竞技健美操,还要给观众以健、力、美的享受。

  3 专项训练

  力量素质在竞技健美操中一直占据着核心位置,也是竞技健美操的魅力所在,且历来是健美操运动员训练的重点,健美操运动员力量素质的好坏更直接关系到比赛成绩的好坏。因此在健美操训练中教练员和运动员应更加注重动力性力量的训练和发展。

  3.1 专项训练要求

  3.1.1 力量训练与专项技术动作结合

  在竞技健美操专项力量训练中应做到训练与动力性力量难度动作一致,即根据动力性难度动作的发力要求和关键环节来选择或制定有效的训练方法。这样比一味盲目地进行力量训练效果要好的多,因训练有很明确的针对性,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成果。设计一些与竞技健美操专项技术动作用力方向、用力技术特点相近的练习手段,例如训练提臀腾起这个难度动作,训练者在有一定力量基础上可以先仰卧,上下肢成“V”字形来感受提臀时身体在空中的倒“V”字感觉,然后俯卧提臀收腿于两手掌处,如此反复练习一段时间后即可练习手脚腾空收腹成倒“V”字状,再多加练习,提臀腾起这个难度动作就完全可以掌握了。这比传统的单单练习腰腹力量去掌握这个动作需要的时间更短,效率更高。又如发展上肢爆发力,俯卧撑之类的动力性难度动作,肩、肘关节主要用力肌肉有肱三头肌、三角肌、胸大肌等,一般采用卧推、平推、计时的单臂俯卧撑、单臂侧倒俯卧撑、单臂单腿卧撑,负重俯卧撑,自由倒地、俯撑跳走等训练方法。[10]根据自身需要、根据专项技术动作的要求来进行力量训练,练习的动作幅度、方向和速度都应和专项技术动作相一致,这样更有利于更快的出现训练成果,

  3.1.2 适宜负荷原则

  竞技健美操比赛对参赛选手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要想运动员在比赛的高紧张环境下正常发挥自己的训练水平,就要在平时训练中要控制好训练的负荷。在正常训练期间可以适当采用超负荷训练原则,因为采用超负荷练习方法可以最有效地发展肌肉力量,力量的增大与练习的强度又有密切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强度越高,肌肉受到刺激越好,力量增长就越快。[11]但是采用超负荷训练时,训练的时间、次数不宜过多、过频,否则易出现机体疲劳甚至伤病,总体来说还是应该遵循超量恢复的理论来进行负荷的控制。在动作泛化期间强调难度动作的重复次数,使运动员对难度动作有一定的感知,以此为接下来的动作分化做充足的准备,在动作分化时期则更应该强调动作完成的质量,训练负荷可以相对减小,以运动员不感到疲劳为宜。

  3.2 专项训练方法

  健美操专项难度动作的训练师为了运动员在高强度、激烈的比赛情形下能够高质量的完成,但要在比赛中达到这一目的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得以实现,正如郑敏[12]对难度动作训练的阶段划分,她将训练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学习掌握阶段和动作实用阶段,然后根据各个阶段不同的训练目标安排不同的训练任务,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这些准备工作都是服务于比赛的,难度动作的训练最后必须转入到实用阶段,因此掌握一些专项训练的方法很重要。

  3.2.1 分解训练法

  分解训练法是指将完整的技术动作合理地分成若干个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13]这个训练方法联系到A组难度动作的练习中具体就是将需要练习的难度动作分解成若干个环节来逐一练习,如屈体分腿跳落地成俯撑这个难度动作的练习,就可以将它分解为分腿跳、屈体分腿跳、倒地俯撑练习三个环节来进行训练。在健美操A组动力性难度动作的练习中,分解训练法有很高的训练参考价值,建议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多加采用。

  3.2.2 重复训练法

  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采用这一方法可以通过同一难度动作的多次重复,经过不断强化运动条件反射的过程,有利于运动员掌握和巩固技术动作,例如A组难度托马斯全旋这个动作的练习,在运动员具备身体各方面的素质以后,唯有经常练习,不断重复这个难度才能最终掌握并完成这个动作,总之就是在控制运动负荷在80%左右的基础上,不停的重复、重复再重复托马斯这个练习,直到运动员可以很轻松地完成托马斯全旋以后,再去要求运动员在比赛环境下完成这个动作的质量。

  3.2.3 比赛训练法

  比赛训练法是指在近似、模拟或真实、严格的比赛条件下,按比赛的规则和方式进行训练的方法。比赛训练法适合于运动员在有一定专业训练的基础上采用,它可以检测运动员是否真实地掌握了该难度动作,或者掌握到什么程度等等,因为运动员平时能够轻松的完成某个难度动作并不代表他能够在比赛的激烈情形下高质量完成。此法可以在运动员训练一段时间后或是日常训练课中进行,例如身体素质训练中,可以要求两个运动员互相进行比赛,看谁完成动作更加轻松或在相同时间内完成更多次的动作。此法完美地将平时训练和真实比赛有机结合起来,对锻炼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具有很高的价值,同时可以考察运动员一段时间以后的训练成果,接受反馈并评价存在不足之处,以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训练,比赛训练法还可以激发运动员的训练激情,通过与同伴的比赛可以激发运动员更认真的投入到训练中去,更可以培养健美操团体项目所需要的默契感。

  3.2.4 增减难度训练法

  针对A组力量中成文森类的难度动作如:由俯撑开始的提臀腾起转体180度成文森、托马斯转体360度成文森、分切转体180度成文森等等一些高分值、高难度的动力性动作的训练,在开始阶段应该采用减难度减负荷的方法去练习。具体手段有(1)选取单个基本动作或多个动作的组合难度连续完成练习,如上述的提臀腾起转体接文森这个难度,就应该连续地完成。(2)保护帮助法,在开始学习提臀腾起转体这个动作时,教练应该给运动员提供帮助,具体做法是在运动员提臀时给予其腰部一个向上的助力,帮助运动员体会提臀高度和感觉。(3)负重训练,运动员掌握了托马斯全旋这个动作,但是在完成过程中脚经常噌地,此时应该加大难度,在运动员两脚踝部位绑上沙袋进行托马斯扫退练习,这样联系一段时间后当运动员卸掉沙袋后坐动作时完成质量会有很可观的提高。

  竞技健美操动力性力量训练的具体方法还有很多,还需要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根据自身特征的实际来制定训练方法。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能实现训练目标,方法可以因人而异,但同时应该要注意到一点,那就是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动力性力量训练方法,在每次力量训练之后都要进行柔韧练习,因为竞技健美操对柔韧性要求很高,而力量练习本身对柔韧性又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每次力量训练之后应立即进行相应的柔韧性练习,使运动员的身体得到放松,这也有利于疲劳的恢复,并使机体更好的参加训练。

  4 结论与建议

  1.动力性难度动作向0.7以上的分值靠拢,高分值动作数量增加,低分值动作数量减少,应该更注重动力性力量的发展。建议广大健美操专业、业余运动员和热爱者在平时的训练中更加注重对力量尤其是动力性的力量进行训练和加强。

  2.规则新增加了许多高难度动力性动作和组合难度动作,建议学习者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身体条件选择难度训练项目。毕竟高分值的动作在比赛的紧张环境下不一定就能完美的完成,如果完成的不好反而适得其反,而且中低分值的动力性动作是整套健美操的基础和根基,因此参加中低水平比赛的运动员和教练员还是应该更加注重中低分值难度动作的训练和完成;对于有一定基础和能力的运动员可以适当发展高难度、高分值的动力性动作,适当挑战自身的极限。

  3.竞技健美操动力性力量的专项训练方法多采用分解训练法、重复训练法和比赛训练法,但在实际训练中,训练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特征来选择甚至制定适合自己的方法。动力性力量的训练,强调动力性,强调爆发力,强调快速力量,训练的同时应该做到动力性力量的发展与专项技术要求保持一致,保持相同的发力程序,更要做到适宜的负荷原则,一步一步地发展健美操专项力量素质。

  作者简介:殷跃(1989-),男(汉族),安徽安庆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学院教师,助教,主要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和体育人文方面研究。TEL:18360532347 Email:yinyue89@qq.com

  [参考文献]

  [1]国际体操联合会.2009-2012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M].中国健美操协会印制,2009.6.

  [2]田麦久.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224-225.

  [3]贾学军,杨强.从1997-2008年国际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的变化看难度动作的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4):87-90.

  [4]国际体操联合会.竞技健美操规则(1997-2000)[S].中国健美操协会.

  [5]国际体操联合会.竞技健美操规则(2001-2004)[S].中国健美操协会.

  [6]国际体操联合会.竞技健美操规则(2005-2008)[S].中国健美操协会.

  [7]国际体操联合会.竞技健美操规则(2009-2012)[S].中国健美操协会.

  [8]国际体操联合会.竞技健美操规则(2013-2016)[S].中国健美操协会.

  [9]孙小娟.FIG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演变及发展趋势[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12.5:26.

  [10]李遵.论竞技健美操运动的力量训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2):80-80.

  [11]徐胜.浅谈女子竞技健美操力量训练方法[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6:109-110.

  [12]郑敏.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训练方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11(6):72.

  [13]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136-152.

责任编辑: